合肥打造一流智慧能源創新平臺
風力發電、天然氣發電、光伏發電等潔凈能源帶來的電力,將通過一個名為“能量路由器”的裝置,進入電網之中,然后供給用戶使用。
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設平臺之一——智慧能源創新平臺,可以進行能源的儲存、分配,路由器則把各種能量發送到電網中。
據介紹,合肥建設智慧能源創新平臺已于2016年底開工建設,通過充分發揮光伏、儲能、新能源汽車等方面產業優勢,將吸聚全球優秀產業資源,推動合肥成為全國智慧能源示范城市。
集高?蒲辛α看倌茉纯萍汲晒D化
合肥建設分布式智慧能源創新平臺,這不僅符合產業發展趨勢,還將有助于集聚高?蒲性核湍茉雌髽I力量,促進學科交叉與國內外合作,促進能源科技成果轉化,打造支撐我國能源領域科技進步與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。擬采用市場化運營,依托合肥現有產業資源優勢,立足全球視野,以吸附、孵化、加速、聚集為核心,通過建設國家級智慧能源研究機構,吸聚高端人才和項目,構建智慧能源生態圈,引領國家智慧能源體系及標準建立,打造全球一流智慧能源創新平臺。
根據建設方案,智慧能源創新平臺由政府與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創建。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,通過創新平臺建設,吸聚行業領先科研團隊,實現智慧能源重點難題攻關、示范和推廣應用,推動智慧能源產業聚集發展,預計到2020年可形成100億以上規模企業3家以上、10億元以上中小規模企業10家以上、億元以上中小規模企業30家以上、創業企業100家以上、綜合產能50GW(5000萬千瓦)以上。
“預計到‘十三五’末,高新區智慧能源產業總體規模達到1500億,光伏產業實現1000億產值。”該負責人介紹。
助推合肥成為全國智慧能源示范城市
記者了解到,目前合肥市新能源的應用比例還比較低。2015年合肥市能源消費總量達2600萬噸標煤、全社會用電量為243億千瓦時(年均增長10.2%),預計2020年將分別達到3100萬噸標煤和350億千瓦時。但由于目前合肥市新能源應用比例不高,給生態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帶來一定壓力。
隨著智慧能源示范項目推廣應用,可有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,降低城市污染水平,促進能源產業及能源消耗轉型升級,推動合肥成為全國智慧能源示范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