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終經濟盤點:安徽聚力打造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
據中國之聲《新聞和報紙摘要》報道,大力振興實體經濟,培育壯大新動能。安徽在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。今年一到十月,安徽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6%,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高7.8個百分點。立足當前,謀劃中期,更布局長遠,安徽正聚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千億元產業集群。
這兩天,2016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在安徽蕪湖舉行,來自行業領域的專家學者、制造商、核心零部件供應商、系統集成商、終端用戶以及企業家共聚一堂。作為本次大會的主辦方之一,蕪湖也以其獨有的全產業鏈布局吸引著國內外同行的目光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鶴皋:蕪湖機器人產業基地不但有集成商,還有機器人關鍵器件的企業,這是一個全產業鏈的基地,這種集聚效應在其它地方很少見到,這使我們的機器人產品面對廣大的用戶市場,有一個更強大的隊伍來支撐。
蕪湖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已經聚合了70多家上下游企業,國內領先的天津大學并聯機器人實驗室把研發團隊整體搬遷到這里,并于今年實現了產業化。
蕪湖瑞思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歡喜:我們公司現在生產能力一年能夠達到800臺,我們希望能夠在國內占到百分之六七十的市場份額,國際上也能占到了百分之三四十。
安徽通過統籌推進創新驅動與承接產業轉移的方式,不斷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,已經初步形成合蕪蚌新型顯示、合蕪馬機器人等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,走出了一條“高端承接、綠色承接”之路。安徽近期又提出,推進“三重一創”工程,建設一批重大新興產業基地、重大新興產業工程和重大新興產業專項,構建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。
安徽省發改委產業協調處處長徐志:三重一創”的這個工作推進體系,是省委、省政府對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認識的再深化再提高,瞄準這些產業發展的一些重點領域、重點產品、重點技術,我們要投入資源,要加大突破。
安徽提出,到2020年,在新型顯示、機器人、新能源汽車、生物醫藥、新材料、語音技術、集成電路等領域建成10個左右千億元級新興產業集群,加快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和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,形成若干原始創新的策源地。